第38届天津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终评活动在新区举办 |
4月13日,由市科协、市教委、市科技局、团市委、市妇联联合主办的第38届天津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终评活动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举办,本届大赛以“创新、责任、诚信、合作”为主题,赛事自启动以来共收到来自全市1472项参赛作品。
太阳自动跟踪光纤照明装置、流浪猫智慧公益小屋、家用厨房污水油污分离器、健椎电脑工作台、便携式可穿戴输液架……此次大赛的参赛作品选题内容十分丰富,参赛的同学们都在将创新思维、科学知识和自我动手能力有机地融为一体,用实际行动助力科创发展。记者在成果展示现场看到,参赛选手们的作品灵感大多来源于生活,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逐步应用于实际。来自滨海新区代表队的塘沽第一中学学生赵昶霖与同学一起做了一项滨海新区高中生压力主要来源及解决办法的探究。“在高中的学习生活压力很大,我们的这项研究采取了问卷调查的形式,分别从课外培训、睡眠时间、休闲方式等方面对滨海新区高中生的学习压力进行分析,运用数据图表逻辑性分析高中生压力来源,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滨海新区高中生的压力适中。”赵昶霖介绍,接下来想进一步扩展样本,通过编程设立线上论坛,让同学在论坛内抒发压力,探讨学习以及释放压力的方法。
来自滨海新区代表队的塘沽上海道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商舒航,发明了一款太阳自动跟踪光纤照明装置,这台装置通过光纤的全反射特性将太阳光传输至需要照明的位置。“在地下停车场、楼道等地方由于没有窗户与外界相通,即使在白天也需要开灯照明,如果能够将外面的阳光引入到这些地方,就能节约很多电能。”商舒航一边演示一边介绍说,只见他调整了菲涅尔透镜的位置,将太阳光进行汇聚后照射到光纤的一端,通过光纤的全反射特性将太阳光传输至需要照明的位置。商舒航说,希望未来能有机会,可以把这项发明应用于密闭环境进行照明,降低电能的使用,达到节能的目的。这些小小发明家们都在将想法赋予实践技术,去更好的贴近生活、创造未来。
据介绍,此次大赛经过初评、复评,共有来自全市14个区的227项创新成果参加本次终评活动,其中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项目187项,科技辅导员教育创新成果项目40项。通过专家封闭问辩、创新素养和综合素质测评等环节,对大赛项目进行全面评审。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大赛首次组建“小小评审团”,聘请20名对科技兴趣浓厚的中学生作为大赛“小评审”,在大赛公开展示期间对青少年科技创新作品进行评选,选出青少年眼中的“科技创新明星”,并颁发最佳人气奖,丰富了大赛活动形式,增加了参赛选手体验感。
“在本次终评活动现场,我看到很多学校和学生的参赛作品都与生活里的事情密切相关,比如说泰达足球场观赛最优路线探究项目,可以更好的指引球迷们方便停车。流浪猫智慧公益小屋,可以救助流浪猫等。不仅选题很有意义,而且青少年致力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很多作品都非常有创意。”区科协科普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一直以来,区科协联合区教体局等部门组织开展各类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积极探索创新人才选拔,积极打造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科技品牌,努力在教育“双减”中做好新区青少年科学教育的“加法”。此次大赛新区参赛作品63项,参赛人数75人。
“今年7月,天津市还将承办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今天举办的是天津市的比赛,整个参赛项目数量创了历史最高,比去年涨了50%,由此说明我们全市青少年科技教育的氛围是非常好的。”天津科技馆党委副书记、馆长韩晋江表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青少年科技教育领域最具影响力的赛事活动,已经走过40多年的发展历程,始终紧跟时代步伐、科技前沿,始终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为促进交流合作、培养后备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